新生妈妈想避开“产后风”,应该这么做!
来源:本站作者:小贝日期:2020/4/2浏览:0
什么是“产后风”,产褥期内新生妈妈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的症状,俗称“产后风”。此病多突发,常见于冬春严寒季节分娩的妈妈。主要表现为产后眩晕、头沉或头痛;腰部、膝盖、脚腕、手腕等发麻、发痛;盗汗,身体发冷,颤抖;怕风,关节和肌肉处有钻风感,严重者即使是三伏天,没有被子也不能入眠。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有产后关节疼痛的困扰,相对来说,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的妈妈更容易得“产后风”。
一、为什么会得“产后风”
1)、风寒湿邪
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所有部分都处于松散状态,加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气血虚弱、内外空虚,风寒湿邪最容易入侵;月子期若保养不当,随着身体的恢复,筋骨、腠理关闭,把寒湿包入体内,如病邪长期滞留的会导致更严重的筋骨病。
2)、体质虚弱
产后情绪忧郁,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或者因生产、过早房事等伤阴、伤精,使得阴精两亏而导致筋骨空虚,都会给寒湿侵入创造有利条件。
3)、 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
产后风应及早治疗,否则非常难治,与普通风湿的治疗不同,常规抗风湿药物通常无效,经验证明,中医方法在降伏产后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般配合中药、艾灸、推拿、刮痧等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有些妈妈在月子里没有注意保暖而造成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或发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后风,这种情况是一种很容易治愈的普通受凉,可以在气血和身体完全恢复后进行物理和药物治疗。
二、想要免受“产后风”之苦,月子期这样做
1)、防“风”
产后妈妈的房间要向阳、通风、干燥,保持空气新鲜,避开潮湿、阴冷的环境。所谓产后防“风”,防的是外感风寒,并不是不能见风,更不能由于产妇怕风,而将门窗紧闭,连正常的室内通风换气也不能保证,反而滋生病菌。
2)、保暖
月子期间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要防止出汗后受风或着凉。每周洗澡、勤换衣,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要适合,37度左右为好,洗完要及时将头发用热风吹干,日常洗涮也要用温水,不可用凉水。
3)、日常起居
注意休息,切忌过劳,不可过早房事;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各种姿势要正确,比如坐、立、走、站、睡眠以及哺乳姿势等,不要过度活动关节。
4)、饮食进补
营养均衡,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推荐食材包含:猪肝,牛肉,鱼;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南瓜;水蜜桃,菠萝,梨;干红枣,黑木耳等。产后补药对补充气血、帮助产后快速恢复、预防产后病效果显著,但必须在恶露排净后服用,否则反而会诱发产后风。治疗产后风可以煎服具有补充体力功效的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药材。
上一篇:产后修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下一篇:剖腹产后月经排不完怎么办